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,我很早就喜欢赚钱了,小时候种地卖粮食棉花等,后来家里养鸡养蘑菇,我们卖出去的钱都可以自己留一部分,甚至帮我爸爸买烟酒也有小费,他们忙的时候就给我们零花钱在学校或小饭馆买着吃,所以我和弟弟妹妹基本是手头宽裕的,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。
2000年左右的稿费和我大学时代的稿费,就成了我和闺蜜们解馋开荤的改善伙食基金,我爸和奶奶他们也会给除了基本生活费之外的买书钱和交朋友的。
妹妹们读书少工作早,也会救济我,尤其小妹,我读大学时候的手机数码相机都是她工资买的,还有我们一起泰安和曲阜等旅游,有毕业旅行也有刚参加工作旅行,还有后来我们一起去香港澳门。
就像孩子羡慕的,虽然我是家里大姐,却像最受宠的老小,甚至我弟弟青岛工作时候也周末来看我……
结婚后,我和婆婆同住十年,刚开始我海大周末读研究生,家就像大学生宿舍和食堂,老高刚创业,我们经常都不在家,有了孩子我才重心在家庭,后来因为许多原因,我辞职和频换工作,最后创业。老高是我注册公司监理,小叔邹博团队带我学强化学习与人工智能等,都说我是最悠闲的老板,甚至我儿子一度认为妈妈的钱是永远花不完的,没有现金还可以刷卡,还可以微信和支付宝。
在陪娃儿读书的几年里,我似乎弥补了早熟早慧早读书的童年,弥补了许多那个物质贫乏时代的缺失,完整和重新思考人生,让我找到和完成一个个童年的梦想。比如当老师,比如读博士课程,比如把所有喜欢的书买回家……